寻 路
童年是铺满石子的小路,溪边的石子铺满了曲曲折折的小巷子。不知是谁随意搭配那些石子,组成了江南的童年。即使是三月,微雨的日子,窸窸窣窣的雨声,落在石子上,散发着泥土的气息。回荡在整个小巷子,是石子轻轻的叹息。
那是童年的路,没有坎坷,光滑的石子延伸向我们憧憬的远方。时而抱怨那石子小路太过狭窄,即使是颜色各异的石子也代替不了城市里整整齐齐的马路。我们想着,把窗前有着质朴图案的石子路变成另一条路。那条路上,是细腻的水泥藏在平整的灰色下,没有凹凹凸凸的石子,总是磕磕绊绊,总是坑坑洼洼。也不用费尽力气,为了一颗漂亮的石子,用一整个本可以在河边嬉戏的中午,小心翼翼地淘出来,只因为喜欢,只因为质朴的喜欢。
叮铃铃的自行车声穿过小巷,落在石子上,发出愈发清脆的声响。石子贪婪地吮吸着雨水,雨水顺着石子一滴滴散落在路上。不用担心雨水覆盖了整个路面,覆盖了整个三月,它总会在雨天,照顾路上每一个行人的童年。可,童年终会过去,三月的雨水会被代替。细微的变化,让生活在雨水中走向极致的美好。适应新的路,成为我们童年过去又一页,填满了曲谱的是另一行蝌蚪。平整的石子路,终是遗忘在了回忆里,丢失在了雨声中。
慢慢地,我们看见了水泥铺满的世界,无论是马路,还是房子,都是灰色的世界。我们担心那一颗颗石子被完全替代,我们回忆着以前的习惯,以前的记忆。生活始终都在改变,慢慢我们发现,原来灰色的世界可以如此平坦,爸爸妈妈用他们的爱维护着我们。不用担心,骑着自行车会因为一颗颗凹凹凸凸的石子失去控制,跌倒在地,哇哇大哭;也不用担心爸爸的大卡车走不过那条小巷子;更不用担心,三月的雨水冲刷了路面,徒留黄色的泥土在大口大口地喘息。
那是宽宽的路,平整的路面让人觉得灰色的水泥也不失可爱。回头望望童年故事里的石子路,听见它们在轻声地叹息。我们慢慢走远了,它们还在过去。人,总是在怀念中走向未来。适应着去改变过去的习惯,不再怯懦,也不再胆小。我们有着一条平整的路伴着我们的成长,原来成长就这么习以为常了,总以为是破茧成蝶般的苦难。无数个日夜挣扎后,醒来时,一切都是那么美好。
总以为,自己就这么只能走到这里了,我们只能这样了,改变不了的现状,适应不了的生活。三月的雨水充斥着耳边,嘈杂的雨声让人生厌。灰色的世界仅仅只有灰色,剩下失望与停留。走着,走着,我们发现前方的路变了,我们看见黑漆漆的柏油路一直延伸在路的尽头。
柏油路铺就的时候,也是柏油温度最高的时候。奋力用双脚踩着脚下滚烫的柏油,只有想着有不一样的路面,才会努力。纵使,脚下的温度让人在嘶哑中咆哮。温度落下之后,黑色的路面让人温暖。适应与改变必然伴随着苦痛,忍人所不能忍,终会成为一个强者。就如,柏油路不再担心被雨水撑裂,留下一条一条丑陋的痕迹,让轮胎都鄙夷它的存在。不再惧怕烈日的烤晒,更无惧江南的雨。漂亮的花岗岩也比拟不了自己走过的柏油路,代替不了心中改变的痕迹。所以,我们喜欢上了现在黑色的柏油路,即使有些粗陋。
柏油路边大片大片的香樟,那是夏天的味道。三月的雨水顺着柏油的痕迹,扎根在泥土里,绿色的嫩芽在柏油路边跳跃着。收敛自己的脾气,脱了一身的累赘,慢慢走在柏油路上,黑色的柏油浸湿不了双脚,也不会弄脏自己的脚。慢慢走吧,其实,不用再像在马路上拼了性命一般,努力向前冲。适应现在脚下的路,由着路,由着自己,慢慢走吧。
童年街边的石子路,是整个故事的开始,也是整个故事的结束。一切都来源于那里,那是内心最原始的状态,形态各异的石子铺就了我们的性格。石子路终究会被代替,我们心里的石子,一颗颗被夺走,被丢弃,成为了灰色的世界,平整的世界,倔强的痕迹也被洗刷。当我们以为我们的世界就这么停留了,事实总是无常,我们一直在路上,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。我们不断改变自己,不断适应着脚下的路。路在改变着我们,我们也在改变着那条路。
寻找一条自己心中的路,组成心中希冀的那个未来。哪里有着梦想,哪里就着路。世上本是没有路的,走的人多了,渐渐就有了路。我们就是那个走路的人,前方本没有路,改变自己,才会发现那条路。无论是怎样的路,我们终会适应的,这样才会成为心目中那个自己。即使不强大,可那终究是自己满意的那个人。
邬桢婉 钱江学院新闻传播分院 汉语言文学1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