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心声心语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心声心语
老屋,母亲
2012-12-20 13:19:12 作者:咨询中心 来源: 点击:34

 

老屋,母亲
       离开老屋的时候,是在一个朦胧的清晨,夜色还未褪尽,我就踏上了前往新家的路。按照家乡的风俗,早上四、五点就要启程,在家人的敦促声中,在漫天的鞭炮声响中,我急急忙忙地跟着父亲和前来帮忙搬家的亲朋好友们,一同离开了老屋。
       离开老屋的时候,走得匆忙,我忘记同老屋道一声别,甚至忘记回头再去看它一眼。我忘了同它说,老屋呵,你要长长久久地站立着;门墙上的地址牌,你可得给我挂好了别掉下来;天井边石头上的青苔,你要一年一年地绿下去……
       离开老屋的时候,我不曾想过有一天我会这样地去想它。那时满怀着对新家的憧憬,心里早早被粉刷干净的大白墙、光滑的瓷砖、木质地板填得满满的,哪里还记得身后默默和我挥别的老屋。
       是的,我想那一个清晨,老屋肯定是含泪和我挥手告别了,只是我没有回头去望一眼而已。就像每个母亲都明白孩子长大成人后终会离开他们一样,老屋也明白这一天终于来了,它就以那样的心情和目光默默地看着我一步一步离它而去,它在跟它养育了十七年的孩子道别,它在送我。
       它会跟我念叨些什么呢,我想它可能是在喃喃诉说着那些过往的回忆,那些回忆早已随岁月化成土墙上的裂缝,一道一道刻在老屋的脸上。岁月早已剥离了它的高高的土墙与青碧色的砖瓦,淡褪了它曾经鲜艳的颜色,斑驳了它旧日的模样。但是我知道有句话它一定会说:要记得回来看看啊。
       那时它和我都不曾料到,这一别,竟成永远。我回来了,可老屋却不在了。只余我一个人独自站在这片空旷的土地上,把瞬间站成永恒,又把永恒站成瞬间。
       在这,就在这,原先是一方天井啊。井边摆了一块大石头,这石头身上常年爬满着青苔,年纪比老屋还老。你曾听过雨在咆哮吗,我曾经就站在这块大石头上听了一下午,那些白色的雨水狠狠从天井上方一小块天空砸落向大地,密密麻麻地叫人喘不过气来。
       往右走几步,这儿原本是放了张大红桌子的。桌子漆了层红漆,但大部分的地方又剥落掉了,露出里面的木头底子。桌子四边各放着四条木头做的高脚长条凳,一条凳子可以热热闹闹地并排坐四、五个人,这些年离了老屋后再也没见到过这样的凳子,也不知它们最后有了怎样的归宿,我实在不愿往坏处去想。桌面长年累月都是油腻腻的,它陪伴了我大量的读书时光,每回我拿着作业本要去桌子上写时,母亲便拿块干净的抹布抹上个好几回,才让我把作业本放下。最忘不了的还是每年清明,母亲在这张大红方桌上包清明果的情景。青青的面皮里包上黑芝麻糖做的馅料,封上口,用专用的模子一压,就是一个漂亮的清明果了。偶尔我也去帮忙擀面皮,这是年幼的我唯一可以帮把手的事情了,但母亲擀的皮一溜儿统统是圆圆的脸,我的却有棱有角,什么形状都有,就差个正圆形。离桌旁几步远的地方,摆了个小煤炉,炉上架着个黑不溜秋的大铁锅,铁锅虽然不起眼,却承载了我对童年所有美味的回忆。我仿佛看到铁锅里又冒出了热气,一个小女孩端着个碗眼巴巴地守在铁锅旁,等待着她的母亲去掀开那锅盖……
       然而这一幕只能出现在梦中或记忆里了,母亲早已在四年前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,和母亲一起离开的是那些甜甜的清明果、辣辣的剁椒酱和咸咸的豆腐乳,这些年无论我在超市里怎样搜罗,却再也找不回记忆中的味道。心中已经有了那最好的味道,其他的就算再好也不是我想要的。
       这些年我时常在每次晚上回家时想起母亲,那时我们都还住在老屋,谁也不曾离开。每次九点多晚自习结束时,伴随着漫天的星光,我骑着自行车回家。离老屋的大门还有一小段路时,总会亮起一道手电筒的光,在光影里是母亲穿着一条打底的棉毛裤披着件大衣的身影。那时候我只觉得这样是多此一举,我不小了,母亲不用上床后又在这时间特地起床来照我这么一小段。有时我也在路上花个十几二十分钟吃点夜宵,或者又因为赶作业在教室里逗留一会,我不曾有一次想过我的母亲,还在露寒风冷的夜里拎着他那大大的充电式电筒在老屋门口等我,也不曾想过我晚点的那些时光,母亲会是怎样的心神不宁和担心。只是在他去世之后,我才有余暇闲想并且愈加明白母亲和这束光的意义,在这些年这么多个我在生命中独自跋涉的黑暗里,或许我曾彷徨迷失,但从未胆怯畏惧过,因为在我心灵上总有那一束光,照亮我人生的回家路。
       想曾经的老屋,更想曾经住在老屋里的母亲!如今我只能在每年的寒暑假期去母亲的坟前,捧上一束菊花、点燃一柱心香,然后在坟前唠唠这些年我的成长、我的变化。我明白,逝去的虽然不在了,但是母亲的一切早已烙印进我的身体中,融入我的血液里,镌刻在我的人生上,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。母亲虽然不在了,但母亲的血脉和爱必将在我的身上得到延续。

人文学院中文092